2014年3月16日 星期日

新科學:我們是由能量構成的,並非物質



新科學:我們是由能量構成的,並非物質


阿南朵的“科學與靜心” 文章系列之其中一篇,被刊登於意大利奧修時報

  新科學也接受了這個宇宙,包括我們,都是能量所構成的,而不是物質。這其實並非新事──它早已被當年在歐洲的蘇格拉底,以及幾千年前印度的古人聖哲所斷定。

  蘇格拉底說能量,或者靈魂,均不屬於物質;而宇宙是由能量所構成──純能量在人類以前已存在,相繼出現的是物質,如地球就是了。


  然而在十七世紀末牛頓物理學(Newtonian physics)成為了科學的基石,它基於世上只有物質並無別樣這個原則──整個宇宙是一部機器,由物質所成,我們也一樣。醫學科學仍然滯留在牛頓的觀念上,儘管其餘的科學已移步向量子物理學(quantum physics)。


  量子物理學說假如你不斷深入原子,你會發現那裡什麼也沒有──只有能量波。它說原子其實是一個看不見的力場,是某種微,型龍捲風,散發著電能波。


  這些能量波能夠被測量,它們的效果也能夠被看到,但它們不是一個物質實相,它們沒有實質因為它們……只是電。所以科學現在抱持這種想法──宇宙是由能量構成。


  我們當然是由原子構成的。原子不斷給出與吸收光和能量,無時無刻地;甚至我們睡覺時它也不會停下。身體上每一個細胞有它自己的原子,內外均以正負電壓的形式排列。所以我們身上的每個細胞都是一個微型電池,每個細胞也擁有1.4伏特的能量──不是太多,但當你把它來乘以身上的細胞(50兆),你得到的數目是700兆伏特的電壓在你身上,十分之強大!中國稱之為‘氣’,也是雙手用以治療的能量。甚至在體外某個範圍它也能夠被測出,視儀器的精密度而言。猜猜看哪個部位擁有最強的電磁力場──你的頭部還是心呢?答案請看文末。


  這裡是另一個有趣的事實,和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每一個原子也有它自己不同的頻率或震動。量子物理學家埋首研究原子在碰撞時於能量上產生的效應,而不是研究它們的‘物質’。他們發現當兩個原子波相遇,它們若不是對上了,繼而創造一個有建設性或和諧的效應,便是對不上,而創造一個破壞性效應,互相殲滅。


  布魯斯立頓(Bruce Lipton)博士,前哈佛大學醫學教授,也是最暢銷書藉《Your mind is greater than your genes》 (譯作:你的頭腦比你的基因厲害)的作者,他解釋說假如你於同時間,從同一高度,把兩顆相等量的卵石投進水裡,它們兩顆會產生同一樣的漣漪。也就是,它們的波型是彼此協調的,而且當它們的漣漪碰上了,這混合效應將會形成一個增幅的波長──換句話說,合併上的水波變得更有力量。但假如你從不同的高度投進卵石,或者投石時出現秒差,那麼當它們的波流碰上,它們將不會協調,而且它們會互相抵銷──水波會變得更微弱。你可以去試試。


  當原子的能量波相遇也會有相同的發生──它們要麼就是出現建設性的效應(變得更有力量),要麼就是摧毀性的效應。我們全部都是由原子能量波創造出來的,也由於其波流無法被劃分開,新科學說出了奧修於四十年前說過的話:我們全都連結在一起──我們的波流常常會碰上,互相纏繫。立頓博士說這種看不見的相遇,它的結果我們稱為‘好感’(good vibes),那取決於與我們相遇的波流和我們是對上的還是對不上。難怪有這麼多人被奧修所吸引,他的出現讓他們感到平靜諧和。


  這表示說留意自己身處一個摧毀性能量波的環境還是建設性能量波的環境是很重要的,構成我們這個身體的細胞本能地知道什麼是滋養性的,什麼是毒害的(立頓做了一個示範,他把細胞放在培養皿上,細胞自曉得遠離有毒物質,靠近具滋養作用的物質)。事實上所有的動植物都是透過震動來溝通的,就是說去感覺那能量對於它們是好的還是不好。但我們一直被教導不要聆聽自己的感覺,要聽取別人的說話。所以我們沒有被訓練去運用我們的能力來感覺能量,儘管我們和所有動植物一樣也擁有這能力。


  奧修在《奧秘之書》(The Book of Secrets)中描述的許多靜心也是以感觀來運作的,這是一個很好的方法和自己的本能重新接上,你會因此更覺知自己什麼時候在一個滋養的狀況,什麼時候處在耗損。




來自奧修的相關摘錄

  首先,在這世上物質和意識不是兩樣分開的東西,我們所說的物質是意識睡眠,而我們所知道的意識是物質覺醒。實際上物質和意識沒有不同,它們只是同一樣東西的不同彰顯。存在是一,這個「一」是神、是梵……或者叫它什麼都可以。當「一」在沉睡,它的呈現是物質;當覺醒,它就是意識。所以不要把物質和意識視為分開的存在現象,它們只是功利上的名目,它們是沒甚分別的。


  就連科學也做了結論,斷定沒有物質這東西。有趣的是,五十年前尼采宣稱上帝死了,而從現在開始的五十年,科學將宣稱上帝也許已死,也許還沒,但物質肯定已死。當科學不斷深入物質,它發現物質不再存在,剩下的只是能量,只有能量的存在。


  當原子爆炸或分裂後,留下來的只剩能量的粒子。我們所知道的如電子、質子和中子都是電的粒子。事實上稱它們做粒子是不正確的,因為粒子帶有物質的含意。科學須再找一個新詞,使量子擁有一個完全不同的含義。量子同是粒子也是波流,要了解怎麼一樣東西會同時是粒子又是波流很困難,但量子同是兩者。有時候它以粒子的姿態出現──也就是物質;有時它化身波流──即是能量。波流和能量均是量子的表現方式。


  當科學深入發掘,它發現只有能量的存在;而當靈性深入鑽研,它發現只有精神、阿特曼(atman)或靈魂的存在。科學與宗教的綜合指日可待,而那把它們分隔開的距離亦將消失。當物質和真理之間的鴻溝被證明是個錯誤,那麼科學和宗教之間的鴻溝亦無法久存。假如物質和意識不是二,宗教和科學又怎會是二呢?科學與宗教的分隔仰仗於物質和意識的分隔。


  對我來說,「二」根本不存在,二元沒個容身地,所以不會生出物質和意識的問題。假如你喜歡物質的語言,你可以說每一樣東西都是物質。假如你喜歡意識的語言,你可以說每一樣東西都是意識。我個人較喜歡意識的語言,為什麼我較喜歡它呢?因為,在我看來,人應該求取更高的語言,那是更大的潛力;人不該選取更底的語言,那裡的潛力少之又少。


  意識睡眠時是物質,當意識覺醒,則仍然是意識。一切盡是意識。


www.anando.tw

奧修禪卡、靜心觀照 工作坊


奧修禪卡、靜心觀照 工作坊

在奧修的話語裡,生命不是去請教上師、崇拜諸佛,
而是去發展內在本質,你是佛,你是基督
不是去遵循別人,而是去發展內在的覺知,

而你,必需活出這樣的生命
你才能免於恐懼、匱乏、黑暗
你才能真正超越 這世間的種種幻象罩紗
成為真正生命的主人

摯愛的,深深地看
成為佛,並不是成為佛教徒
成為基督,並不是成為基督徒
而是你要活出自己的光,走自己的道途

這個旅程,只要一步
卻是生命開展的一大步

禪卡主牌介紹 0-21牌的認識                         
 副牌「彩虹」牌組成為~大地守護者    『地』的音樂舞蹈靜心
 副牌「水」的牌組,  成為~療癒者           『水』的音樂舞蹈靜心
 副牌「火」的牌組,  成為~創造者           『火』的音樂舞蹈靜心
 副牌「雲」的牌組,  成為~觀照者           『風』的音樂舞蹈靜心

上課內容
一、覺察四體 : 身體、情緒體、心智體、靈性體的變化
二、地、水、火、風四元素應用
三、諮商心法技巧
四、靜心活動 (走路靜心、舞蹈靜心、亂語靜心、海洋靜心、黑暗靜心、頌缽靜心、重生呼吸……..)
五、輔助性療癒 : 內在小孩、靈魂暗夜療癒、家族系統排列

邀請你加入這場慶祝,重新認識自己,重新體驗自己~


帶領者:Mira 林示慧 老師

20年資深身心靈工作者,人文思想碩士,「宇宙之愛」社群 創辦人,熱愛分享生命實相,經歷過無數場工作坊的個人蛻變、轉化、重生,對生命~只有感恩與臣服。我要與你分享個人覺醒、靈魂之愛、宇宙次元不可思議之美妙與感動,每個人都可以創造豐盛、喜悅之道,真正做生命中的主人,目前帶領-奇蹟課程、個人成長、關係療癒、呼吸靜心、團體治療、等課程。

美國阿梵達Avatar Master 源頭意識 訓練
奧修多元大學:諮商、催眠、NLP、呼吸、愛與靜心、覺知、歸於中心等訓練
美國Conniare Andrea核心轉化、創傷療癒、團體治療等訓練
德國海寧格家族排列、兩性、金錢、系統排列師訓練
臼井靈氣 師父、宇宙靈氣、內觀禪修 、自我療癒 帶領
其它:天使治療、靈性彩油、花精、精油、多元性藝術表達、潛能肢體開發訓練

【主   辦】:宇 宙 之 愛  身心靈中心
【地   點】:台北市仁愛路四段122巷58號B1
【捷   運】:搭信義線「信義安和站」1號出口右轉,走到信義路四段155號(彰化銀行)右轉巷子,看到左邊的「博登藥局」進入B1即是,歡迎你
【電   話】:02-2333-1255,0970-772-376 
【時   間】:二日工作坊 10:00-17:30
【費   用】:8,000 元 (組團報名,另有優惠)


2014年3月9日 星期日

12個問題幫你復甦內心能量



   
12個問題幫你復甦內心能量
    
   1、我如何度過自己獨處的時間?

  沒錯,依靠你的老方法(比如拉著愛犬出去散步,或者沈醉於園藝),是會讓你覺得舒適和滿足,並且強烈地意識到自我,“在我18歲的時候,我就開始跑步了,當我80歲時,我還是會繼續跑下去。”但是如果你始終堅持同樣的事情,你可能會漸漸覺得無聊而沒有活力,如同面對一條穿了20年的裙子。何不將時間花在一些你以前沒有去做的事情上呢?離開你跑步的小徑,去面對你未知的世界,讓自己感受新鮮的好奇感和新挑戰。誰知道你會愛上甚麼呢?去上一段課程,加入一個團體,參加一場遠足,或者去看一個藝術展。總之,準備開始一場小小的習慣冒險吧!

  2、我是否注意到,我的身體需要甚麼?

  你是否聆聽到它告訴你,你的工作太辛苦,喝的酒太多,或者你放任自己的手臂肌肉越來越鬆弛,如同一個乾癟瘦小的老太太?想一想,如果你可以把自己的身體當成一個具有強烈洞察力、能告訴你許多預兆的新朋友,你可以從中得到多少好處。

  3、我要感謝誰?

  想一想鼓勵你發表自己意見的老師,教你無所畏懼嘗試新事物的朋友,主動給你假日來處理個人問題的老闆。記得他們對你給予的關注、鼓勵、關心和寬容。仔細回顧你要感謝多少人,是為了哪些原因,這些回顧可以完全改變你的人生觀。當你翻閱自己的記憶,在眾多溫暖的記憶里看到自己的生活時,你會知道你是真的在被關懷和祝福著。你和別人之間的連接感會更加強烈,這時,你會感到真正的喜悅。
  對別人的感謝還可以揭示你心中隱秘的願望。如果你感謝你生活中出現的女強人,也許說明你自己正渴望成為一位更強大的女性。如果時至今日,你仍然感謝10年前在你做臨時演員時教了你小技巧的人,這感謝也許是一個暗示,暗示你現在正在尋找一個有創造性的新出路。所有這些感謝,以及你從這些感謝中接力下去的友善,會使自己前進,並且點亮別人的心。

  4、我是不是總把我的生活和別人相比較?

  如果你花費了太多的腦細胞來對比自己和別人的生活——他們的孩子,你的孩子;他們的廚房,你的廚房,那麼你需要從這種嚴重的攀比心態中解脫出來了。否則,你所有的想法都是別人的,你想要的東西其實也都是別人的。這些人對你而言,是甚麼人呢?當你看到他們開車經過你身邊,他們也總是在幸福地笑嗎?不,並不是。如果你仔細觀察的話,你會看到你總是在與之攀比的女同事,也在悶悶不樂地望著窗外——因為她也想知道,她的家和鄰居家比起來,哪家更好。這樣的攀比哪裡有盡頭?停下來,享受你自己的生活。

  5、每周我會花多少小時在電腦、電視和手機上?

  計算一下,如果數字對你來說很高,下周試著去減少你在這些屏幕前的時間,體會一下在某個時間不去坐到電腦前的感受如何。看看你能如何使用這些挪移出來的時間,將它們花在甚麼地方。

  6、我是否為我真心想做的事情付出了努力?

  你是否能小額地、象徵性地每個月為你所關心的事情投入一小筆錢(即使每月只投100元)嗎?無論它是對你來說很有意義的慈善機構,或者是為自己儲蓄然後買一件藝術品。

  7、每天早上我在看鏡子的時候,看到了甚麼?

  鏡子里,如果你已經看到了唇邊偶爾出現的小皺紋,或者覺得自己今天選擇的衣服有點怪異,你會鬱悶嗎?何不給自己一個笑容,輕鬆點讓這些糾結的小心事過去。對於剛開始轉變心情的人來說,你可能需要在穿衣服上面找到更多的樂趣,穿上你最喜歡的顏色,你會變得更加快樂。而當你開始變化,每個人都能看見更美麗的你。

  8、生活中有些事情和關係並不那麼完美,我是否找到了一種合適的方式來解決它?

  你是否曾經對著一些人大叫,只是想輓留他或者彌補你們的關係?或者你是否嘗試修復這些關係卻失敗了?也許你該接受你的妯娌、老闆、大學同學本身的樣子。請將他們的性格和做法如實地描述出來,並決定如何讓他們恰當地融入你的生活,或者在某些方面讓他們遠離。

  9、我是否信仰比我自己更強大的力量?

  當你面對一種比你自己更高更強的精神力量(比如修習瑜伽),一種敬畏感會讓你覺得很幸福而依賴。你會意識到,你是一個大社會的一部分,是渺小的——但有所安慰的是,我們在所生存的空間里被有意或者無意地聯繫在一起。無論你是喜歡冥想,還是在河邊散步行走,這些心靈寧靜的時刻可以幫助你探索生活中奇妙和快樂的事物。

  10、我在與丈夫、孩子和朋友的相處中,是否為這些關係帶來積極的影響?

  是你的幽默?明智的建議?還是你習慣為自己心情沮喪的愛人烘焙世界上最美味的小點心?意識到自己帶給別人怎樣的感覺和風格,能幫助你去認識你自己,這樣你才能夠更容易去面對這些關係中不可避免的種種摩擦。另外,當你的優點被提醒,你會覺得自己更有能力去管理生活中的方方面面,處理家中的各種關係危機。

  11、我的家中,是否有一個地方能讓我去做些我喜歡的事情(畫畫、練瑜伽、和朋友們聊天喝紅酒)?如果沒有,為甚麼不趕快建造這麼一個空間呢?

  12、與真實年齡相比,自我感覺的歲數是更加年輕,還是更年長?

  甚麼時候我能感覺到自己確實是處在目前的年齡里?無論你到現在為止過了多少個生日,記住:你可以在任何年齡發揮出你的潛力。你可以得到並且保持勻稱的好身材;如果你喜歡,你可以尋找能讓你像個孩子一樣興奮的新刺激,來自別人的眼光不應該成為你止步不前的原因。而如果你暗自希望自己更加成熟,你會看到你在以切實有效的方法“長大”。年齡只是一個數字,如果你願意給自己自由,你的行動就會自由。這時,你可以問出所有問題里最重要的一個:我將如何來度過這份只專屬於我的人生?

 摘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5db4038d0102dwxl.html


2014年3月1日 星期六

如何迅速進入深睡眠


如何迅速進入深睡眠


“衝澡+睡衣+時間+臥具+曲子”形成了一個牢不可破的儀式,能夠傳達給潛意識:“準備好啊,我在等你來!”

失眠:潛意識拒絕上崗

睡覺的時候,大腦並沒有停止工作。醒著的時候,潛意識在休息,意識在勤奮工作;睡著的時候,意識在休息,潛意識在勤奮工作。所以,意識和潛意識只是在不同的時間替我們值班。它們輪流站崗放哨,在特定的時間實現交接。二者交接的時候,會有一小段時間都在崗位上,這就是睡意蒙矓、做白日夢、頭腦不清楚的時候。但是二者不能總是同時在崗,否則,交接就成了大問題。


有人失眠,就有人有嗜睡症。他們睡多久都睡不醒,每天無精打采,提不起精神。所以失眠和嗜睡,其實是同一個原因,那就是它們二者工作交接不順利、不太合拍,而潛意識是個忠厚老實、盡忠職守的角色,能逼得它不好好交接的,一定是非常嚴重的事情。這就像兩個人在玩蹺蹺板,不能順利玩起來,肯定是淘氣的那個人做了甚麼錯事,把節奏、節拍給搞亂了。或者,二者交替值班,還像是盪鞦韆,如果鞦韆蕩不起來,只能是節拍、節奏不對。只要節奏對了,兩人合拍,就能順利交接。


每個人都有自然睡眠、自然醒來的模式,是每個人都有的能力,因為潛意識和意識這兩位都是祖先傳下來的優勢基因,那些總是因為莫名原因不合、不肯順利交接的基因,都被大自然淘汰掉了。


所以,探尋失眠,不能向意識問:“你為甚麼不肯離崗?”而是應該問潛意識:“你為甚麼不肯出勤?”或者,如果我們想讓它們現在就交接,就得讓它倆都在場,才能促成它們交接。


睡眠質量和入睡同樣重要。睡眠質量與潛意識是否勤奮工作有關。


一晚上的睡眠不是一個穩定的過程,而是由一個又一個波組成的,包括:入睡(又叫輕度睡眠,潛意識接班、意識離崗的階段,此時還能和外界交流,持續約二十分鐘)—慢波睡眠(身體能量開始補充,身體開始修復,排毒啓動,持續兩小時左右)—REM眼球快速活動階段(眼球快速移動表示人在做夢,持續時間很短,此時大腦活動旺盛,最容易醒來,該過程對新知識及新信息進行篩選、過濾,把重要的信息沈澱下來,壓縮打包、編碼、入庫儲存)。一晚上大概可以循環三至四波。


那潛意識在值班的時候,都負責些甚麼呢?它負責把一天的零散信息進行整理、過濾、編碼、貯存,並努力修復身體的細胞,讓肌肉恢復體力;努力地生產能量,給心智能量充電;還要去照顧內臟、血液、免疫系統;還要勤奮地排出體內毒素。比如晚上九點到晚上十一點是免疫系統排毒時間,十一點到凌晨一點的子時,它會督促肝去排毒,凌晨一點至三點就讓膽去排毒,三點至五點讓肺去排毒,所以這些時間,必須是睡著的,或者至少不要讓意識太旺盛,否則潛意識就會覺得自己“不在其位,不謀其政”。只要讓它上崗,它就會拼命乾的。早上五點至七點,潛意識已經把所有的毒素都運到了大腸和膀胱,這就是大腸排毒的時間了,這得上厠所,它就無能為力了,但是看到自己一整夜的工作乾得如此出色,它很欣慰,這時候很願意交接工作,畢竟乾了一晚上也已經很累了。所以,在睡覺的時候,一定要留夠了充足的氧氣啊,否則潛意識乾起活兒來就會覺得呼吸困難。


人有三分之一的時間是由潛意識值班的,另外三分之二的時間取決於潛意識是否好好工作,它做好了工作,一整天你都會感覺良好。有些人睡六個小時就夠了,有些人則需要九個多小時,這都沒關係,因為可能有些人的潛意識比較能幹,花很少的時間就乾完了活兒,使得肌肉的能量重新充沛起來,心智能量充完電了,於是完成了工作,潛意識就可以早點兒下班了。動物的睡眠時間普遍比人少,因為動物沒有前額皮層,也沒有反意志力,其交往也不像人似的這麼廣泛,所以,不用為其心智能量充電太多。嬰兒和兒童就需要睡得更多,因為他們每天都在動用前額皮層、鏡像自我來學習,並把新學到的東西儲存在神經鏈里,這都需要心智能量;同時,他們的肌肉也在生長,這需要大量身體能量的補充。


明天起不來怎麼辦?恐懼是有能量的,本來應該是身體能量和大腦活動降低的時候,卻來了更費能量的活兒。

引誘潛意識上崗

關於生物鐘由哪部分大腦組織控制,現在還沒有定論,不管是松果體還是視交叉上核(都位於眉心後,是下丘腦的一部分)控制,它們都是通過識別光線和溫度來進行週期性發放時間信號的。


我們的優勢基因祖先就是這麼生活的。他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隨著光線的強弱變化和溫度的變化,知道自己是該讓潛意識還是意識來值班。


但是,便利的現代生活,晚上也是燈火通明,室內溫度晝夜恆溫,這就讓松果體和視交叉上核無所適從了。如果燈光不能避免的話,那就把窗戶打開吧,溫度降低,生物鐘也知道自己該休息了。


看來最靠譜兒的,就是讓神經鏈幫忙了,讓潛意識的活動與時間建立聯繫。


上床和時間最能形成穩定的神經鏈接,如果連續三至四天都在同一時間上床,那這個鏈接就會形成,我們會在第四天的同一時間里犯困。所以,最好不要在週末睡懶覺,好不容易建立起來的神經鏈,會被這兩天一下子打散了。


如果時間的生物鐘已經紊亂了,那怎麼辦?這就像一個鞦韆的節奏已經錯了,該怎麼讓鞦韆重新恢復節奏呢?我說,第一步應當是抓住鞦韆,讓它停下來,到了它該蕩回去的時候再鬆手,這樣就可以重新恢復節奏了。甚麼時候抓住合適呢?得抓住醒來的時間點。如果要重新建立新的時間生物鐘,就連續三天在同一個時間起床,如此,三天即可形成一個新的時間生物鐘;甚麼時候趕走潛意識,可以決定讓它甚麼時候來上班。


還記得潛意識上崗是幹甚麼的吧?是努力補充身體能量和心智能量的。好吧,如果白天的身體能量和心智能量並沒有消耗多少,它就會拒絕上崗。


白天的運動,主要是站立的時間,可以累積受損的細胞,大腦的邏輯思維勞動、記憶勞動以及經歷的各種信息,也都需要潛意識來整理、過濾、加工、儲存。


所以,經常活動,或者常常運動的人,會比不運動的人更需要潛意識的幫助。為甚麼走路這麼重要呢?我們知道,人的渾身上下都是穴位,腳部、頭部、手上的穴位最多。站著的時候,接觸地面的腳跟、五個腳趾與地面的接觸點,是六個最有效的催眠穴位,以大腳趾上三分之一中心為最佳的按摩穴位點,走路就相當於引誘潛意識來工作了。當然,泡泡腳也行。


看看我們的優勢祖先都在甚麼時間運動和動腦呢?他天剛亮就會出去找食物,快到晚上的時候才會回家,所以,天沒亮的時候,不適合運動和動腦;天黑了也不要劇烈運動和劇烈運動大腦了,否則潛意識就會不知所措,到了該執勤的時候,就不肯露面了。這還可以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解釋:劇烈的腦力勞動和體力運動時,大腦的溫度和體溫會上升,至少需要三個小時才能慢慢降低。如果晚上七點以後還在運動,或者劇烈用腦,那到十點鐘的時候,潛意識會覺得自己現在上崗很不合時宜。


另外,我們還可以向兒童學習睡眠的訣竅,他們的心智每天都在成長,需要更多的時間來修復心智能量,所以會睡得很多。那麼,如果我們能抽出點兒時間來學一些新的東西,比如學學英語、開車,或者學學拉丁舞、健身操等,便都有很多新學的知識需要儲存在大腦里了,潛意識就會意識到自己任務繁重,必須按時上崗執勤了。


我們還可以通過氣味和聲音來引導潛意識上崗。想想我們的優勢基因祖先的生活環境吧,他到底是如何睡覺的呢?他住在山洞里,周圍都是野草和花香的氣味伴著他入睡,還有晚上叫個不停的小蟲子,單調而乏味地重復著同一首歌……蘋果和橘子都有濃郁的芳香氣味,切一塊或剝開之後,那氣味會對人的神經有很強的鎮靜作用,所以能誘導潛意識快些上崗。單調而重復的聲音,也能引誘潛意識前來。不過,這裡說的單調而重復的聲音和噪音不同。我們知道,雖然適應了一種噪聲後,我們就很容易在這種噪音中入睡,但是噪音太大,會影響深度睡眠的時間,所以還是應該盡量避免噪音,而只聽舒緩的音樂。


而當我們準備上床時,上床之前要注意:床、被子、枕頭是幹甚麼用的?當然是用來睡覺的了。那好,我們要一直來用它們睡覺,最好不要做別的事情。我們知道,幾個事物同時出現多次,就會形成一條中性神經鏈,如果床、被子、枕頭只和睡眠同時出現,那這三樣東西就會和睡眠等同起來。因此,我建議,不要坐在床上看書,也不要靠在床上看電視,更不要蓋著被子、倚在枕頭上吃東西,這樣做會破壞“臥具+睡眠”的神經鏈。


而且,我們還可以建立這樣的一整套儀式,每天衝完澡、換上睡衣,在固定的時間、在同一張床上、聽著同一首曲子入睡,這樣,“衝澡+睡衣+時間+臥具+曲子”便形成了一個牢不可破的儀式,能夠傳達給潛意識:“準備好啊,我在等你來!”


良好的睡眠者往往是“頭一挨枕頭就睡著的人”,這是因為他長期以來只讓床發揮單一睡眠的功能,形成的神經鏈牢不可破。


酒精確實有麻痹意識的作用,可以逼迫潛意識上崗,但是,酒精會導致脫水:一邊口渴,一邊尿意十足,所以,通過酒精入睡,會導致下半夜渴醒或憋醒,而且一旦醒來,就很難再入睡了,因為當初意識就不是自願交接的。


睡前三四個小時就不要吃東西了,因為消化食物是直立時的工作,潛意識不負責該部分,所以如果睡前還吃東西,潛意識就會認為,自己還不該上崗呢。


咖啡因(存在於咖啡、茶、可樂及其他碳水化合飲料中),需要六至八個小時才能排出,排完了才會犯困,所以下午兩點以後最好就不要再喝咖啡、茶、可樂和碳酸飲料了。


最後要注意的是,不要在床上思考問題,不要把情緒帶上床。情緒和思考是意識的工作,如果在床上思考問題,或者有各種情緒,那潛意識肯定不會來上班。


動用恐嚇(明天還有重要會議要開)、意志力(必須睡)的方式,都會讓意識更加勤勞地工作,讓潛意識不來上班。

導入睡眠

睡前工作做好了,那人就不太容易失眠了,潛意識和意識之間的交接就會很順暢,清醒和睡眠的鞦韆就會蕩得很有節奏。但是,有時候這不是人們想要的,人們想要的不是三天以上才能形成的東西,他們想要解決的是今天晚上我睡不著,怎麼辦?這可是個很有挑戰性的工作,而我又不願意建議你去服用安眠藥。所以,來看看催眠師到底在做甚麼吧。


催眠師要做的第一步,是把受術者的潛意識召喚出來,而不是把他的意識壓下去。


自我催眠的最大劣勢,就是你必須用自己的意識去召喚潛意識現身,而這二者是不能同時在崗的。意識活動劇烈,它自己就會非常清醒,就更招不來潛意識了;意識活動不劇烈,就沒有足夠的力量召喚潛意識。這可如何是好?


所以,首先,你可以先把注意力(意識)集中在“潛意識”這個詞語上,而不是“意識”這個詞語上;然後做冥想放鬆練習,這時候最不容易放鬆的就是眼睛及眼睛周圍的肌肉,多放鬆它幾次;再次,想象一個場景,在那個場景下,你很困,大家也都很困。比如守歲的時候,大家一般一起熬夜,但一個個最後都困得要死。


1.回憶那個環境,回憶那時候的人們,還有你自己;


2.那個情境,你知道,也感受到了。你無精打采的,腦子不轉了,身體很疲倦,你看看你的身體狀態,彎腰坐著,彷彿都累得直不起腰了。但是最重要的是,你又得撐著;


3.周圍的人也都和你一樣,他們一臉木訥,神情呆滯,嘴邊流著哈喇子,彷彿坐著就睡著了一樣。


4.這時,忽然有個人打了一個哈欠,周圍的人也在陸續打哈欠,好吧,你困得不行了,你也打了一個哈欠。


5.你的眼皮很沈,根本睜不開了,你努力地想睜開它,但是它又無力地合上了。


6.終於,大家一起睡了。


好吧,如果按如此步驟順利進行的話,那麼,自我催眠最起碼能進入朦朧狀態——像白日夢和太累了時腦子發暈的狀態。這是睡眠波的入睡階段,達到這一階段即可。


你看到自己想象的片段,它們來來去去,飄忽不定,你不斷地走神,畫面一個接一個地不斷湧現,又飛快跑開,像飄飛的雪花,一片片地不知所蹤。那麼,你就任這些片段飄飛吧,它們一個個地自動出現了,又飄走了,這是關鍵。


如果這些片段瞬間消失,馬上換成另一個片段,可以肯定的是,你已經步入入睡階段了。這是注意力分散的標誌,而注意力分散就是潛意識已經被召喚出來的標誌。


如果這些片段不消失,或持續時間較長,那就說明你的意識太清醒,就要動用內在聲音繼續召喚潛意識。


我們都知道自己會有一種內在聲音(inner
voice)吧?這個內在聲音是甚麼呢?是內心獨白,由斷斷續續的片段組成,它介於意識和潛意識之間。比如我們有時候會不小心嘟囔出來的話,就是在我們頭腦模糊、潛意識和顯意識交融的時候不小心說出來的,它還像我們在做夢的時候說的那些支離破碎的夢囈。


這個內在聲音的特點是甚麼?1.語氣單調,就像母親哄孩子睡覺時候的感覺,“睡吧,寶寶,睡覺了,寶寶”,節奏舒緩、單調、枯燥、重復;2.只有破碎的片段,不超過三個字,也不表達甚麼具體的意思;3.語意模糊。


把你看到的片段,用單調的、懶洋洋的、不超過三個字的內在聲音說出你看到了甚麼,它就會消失了。


如此,潛意識被召喚出來,你已經進入朦朧狀態了。接下來的睡眠,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了。


其中一定要注意一點:眼睛和眼部肌肉一定要放鬆,眼球不要轉動。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fc9c4be0102vm2m.html